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今日更新,以期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
1.登幽州台歌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古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词注释与赏析
3.登幽州台歌的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表达了作者(唐代诗人陈子昂)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2、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
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百度百科——登幽州台歌
古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词注释与赏析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诗词《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扩展资料
1、《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2、《登幽州台歌》鉴赏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
陈子昂·登幽州台①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②。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①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区。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②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赏析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随军出征。兵败,陈子昂力柬不果,反被降职。忧愤中登上幽州台,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苍茫落寞的情怀。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扩展资料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白话译文:
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
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百度百科:登幽州台歌
好了,今天关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