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散文·美文
2024 03-15 13:02 点击:

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021年的清明节时间为:农历 二零二一年 正月 廿三 (阴历),公历 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双鱼座 (阳历)

所以说,2021年的清明节是在2021年4月4日星期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清明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根据月球运转计算通常在4月5日,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5个节气。

2021年的清明节是农历二月十三日,即新历4月4日,星期日。清明节也称作踏青节,在每年冬至后的第108天,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个祭祀祖先的节日。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关于清明节的句子介绍

花木芳香,草长莺飞,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花垂泪,燕低飞,清明雨声碎;游子归,轻烟堆,祭祖莫言悲;忆旧容,诉往昔,薄酒敬一杯;生者醉,逝者寐,心愿付纸灰;敬先贤,思遥寄,此情长相随。

雨是天空的眼泪,撒在灰色而哀痛的心田;爱是复苏的种子,萌发在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清明节,为过去的一切祭奠,也祝福所有为生活努力奋斗的人。

清明节,思亲人,雨纷纷,情似云,放宽心,来好运,轻松心,收财运,快乐心,祛霉运,健康心,交福运,关爱心,平安运。祝清明节快乐平安。

相思一曲化悲情,哀思遍野泪长盈,清明墓地草木青,年年岁岁道虔诚,泪雨纷飞云遮日,悲哀欲绝盼天明,鲜花一束表心意,礼貌祭祀亦关情!

春风吹绿大地,春光灿烂明心,春雨如丝润物,句句祝福情深,清明节至,在思念故人同时照顾好自己。

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2021年清明节是4月4号。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相传春秋晋国时期,晋文公四处流浪,而介子推一直都陪伴在他身边。后来晋文公重回朝堂,赏赐了很多帮助过他的人,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于是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没想到对方刚正不阿,宁愿被火烧死也不出来。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最终演变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祭祖:清明节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扫墓。古往今来,中国人都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会赶在清明节前回到家乡故土,为祖宗先人扫墓祭祀。

2、烧包袱:这是古代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实在去不了墓地了,就在祠堂或者家宅正房摆设供案,或者到院子外面、家门口、路边、河边烧包袱。包袱里面大多也是一些纸钱、冥币、金银箔纸叠成的元宝等等。

3、拜城隍爷:在明、清、民国时期,老北京就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很盛,城隍庙里供的就是城隍爷。大家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城隍庙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等等。

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您好。

2121年清明节是2021年4月4号。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2021年清明节是4月4日

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根据万年历查询得知,2021年清明节是4月4日。

春分后15天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太阳历(又名: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太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

2021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 #清明节# 导语】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民间也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风俗。以下是 无 整理的2021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欢迎阅读!

【篇一】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21年清明节时间是4月4日,星期日,那天是农历二月二十三。清明节的放假时间是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如果有事,4月6日一9日可以请假4天,拼成9天假期。

【篇二】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习俗甚多,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气是古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这一时节吐故纳新、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节将节气与民俗融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后或者4月5日当天。清明扫墓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扫墓祭祖节期内。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篇三】清明节来来历故事

清明节是因为一个传说而起的,从前有一个人旁边跟着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们走到了一个荒地,那个人非常的饿,结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处找吃的,只好把自己腿上的肉给割下来,给这个人吃,这个人吃了烤肉醒了过来。他很奇怪,就问这肉是从哪里来的,介子推只好说是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肉。这个人张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动就说:“等我以后当了国君,我一定重赏你。”

十九年后,这个人果然当上了国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有功的大臣发奖,大臣的名字都快念完了,还是没有念到介子推,旁边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说:“大王把你留在后面,肯定发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念完了,还是没有念到介子推,这个人竟然把他忘了。

中间有一个大臣说:“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听脸红了,他在人群中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后来他知道介子推因为伤心,收拾了行李躲进了绵山。后来他派御林军去绵山上找,找了好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个办法,从北、东、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他自言自语说:“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从南面出来。”结果火从早上烧到了晚上,一直没有见到介子推出来,重耳着急了,就命令人把火给扑灭了,亲自进去找,他在一棵大树找到了介子推。旁边写着一首诗,意思是想让重耳和人民,不在这天生火。重耳把这天称为清明节也是寒食节。

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篇四】清明节习俗

1、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与春祭并存的古老主题。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

4、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5、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6、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

7、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如今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8、蹴鞠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9、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被子当作赌注,可见玩兴极浓。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篇五】清明扫墓禁忌

1、清明节当天不能走亲访友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祀先人,其实也就是探望在阴间的先人,若是这个节点贸然拜访别人,难免会在心理上有些怪怪的感觉。

记得前些年,有次邀朋友去看房子,恰好那天是清明节,他说啥也不去,认为清明节看房有阴宅之嫌,不吉利。

2、清明节当天不能过生日和买鞋

众所周知,人的生日不能选择,清明节当然也有过生日的,但是为了图个心理上的慰籍,提前或推迟几天再过生日。而因为鞋与邪谐音,清明是特殊节日买鞋容易让人胡思乱想。

3、清明节扫墓不能穿红挂绿

扫墓祭祖时,不论男女都应选择素衣拜祭,毕竟是庄重严肃的场合,心怀着对先人的哀思,悲伤之情溢于言表。若是穿着不检点有失身份,也是对逝去先人的大不敬。

4、清明节扫墓不能随意照相。

墓地阴气最盛,鲜有人迹出没,扫墓祭祖活动中,不要拍照。尤其是忌讳将坟墓与人一起拍入镜头,老辈人认为这样会损耗人的阳气,容易遭受邪气的侵袭。

5、清明扫墓不可嘻笑喧哗

坟墓是先人的安息之地,扫墓时要保持肃静,切不可高声喧哗,肆意谈笑,更不能发脾气吵闹,否则会被人认为不懂孝道,是冒犯和亵渎先人的举动,甚至影响家庭的运势。

6、清明扫墓孕妇不能参与

坟墓大都位于山高路远的偏僻之处,孕妇身体不便,经不起长途奔走的折腾劳累。再者墓地氛围十分压抑,情绪也容易波动。因此,为了胎儿的安全,还是不去。另外,处于经期的女性也应避免扫墓。

除此之外,由于清明节当天,女人还不能动而针线活的,容易发生误伤鬼神。晚上还要早早地关门闭户,并且在门前插上一枝柳条,撒上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驱鬼避邪。

【篇六】清明节踏青注意事项

1.祭扫

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升级,文明祭扫的理念也越发深入人心。但仍有消防事故发生。假日期间,扫墓祭祖场所、文物古建筑、旅游风景区等地人流密集,焚香、烧纸、点蜡、燃放鞭炮活动频繁,加之春季大风天较多,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公安部消防局日前提醒,扫墓祭祖,请勿在大风天点烛、燃香、烧纸和燃放爆竹,如若发现火灾,请及时拨打“119”报警。

2.出行

假期期间,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不少人都会选择走出家门踏青、探亲或者旅行。定然会造成路段拥堵。出行前要先了解路段交通情况,合理规划时间,以免路况不佳而耽误了行程。

3.天气

降温天气来袭,注意添衣保暖。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同样不少雨水元素。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的清明假期,较强冷空气会影响中国大部,不少地区还迎来雨雪天气。昆明这两天也少不了降水天气。春季“乍暖还寒”之时,气温多起伏、昼夜温差加大,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对此,建议同学们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早晚注意保暖。

4.防晒

春季万里无云的天气,紫外线较强。昆明当地紫外线往往不那么温柔,它会潜入人体直接暴露的肌肤,因此要做好防晒工作。

如果面部皮肤被太阳晒得绯红发热,千万别用冷水洗面,应该让皮肤休息一会儿再用温水洗。

5.预防花粉过敏

春天百花争艳,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

首先要找准过敏源,先到医院进行检查,查出自己的过敏源,如果没有进行过彻底的脱敏治疗,春游地点应尽量回避有花之处。

同时,游人不宜长时间在花丛中逗留,特别注意不要用鼻子近距离地嗅花香。

6.注意饮食安全

旅途中应尽量做到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尽量饮用熟食,趁热食用,清淡为宜。生水、生冷食品、卤味食品少吃或不吃。

保护好肠胃,才能更好的享受这个假期。

【篇七】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寻根祭祖的传统节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唱响新时期殡葬改革的主旋律,推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特向全市人民倡议开展文明祭祀,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弘扬文明新风。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文明祭祀新风。自觉破除焚烧香烛纸钱、燃放鞭炮烟花等陈规陋习,大力推广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组织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等现代追思活动,组织祭先烈、敬先贤等各种缅怀仪式,提升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二、树立公德意识,崇尚尊老传统美德。在祭祀过程中不乱扔垃圾,不毁林毁地,不污染空气河流,自觉维护环境的优美、整洁和祭祀的安全。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对在世老人要多关心,尽孝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对逝去先祖,要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祀。

三、党员干部带头,带动社会文明祭祀。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要求,发挥党员干部在遗体火化、生态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祀方面的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四、节地生态安葬,培育现代殡葬文化。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倡导推行骨灰存放、树葬、海葬、深埋等节地生态葬法,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更好的保障群众“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要从节约环保、节俭办丧事出发,引导群众把对逝者的缅怀从注重物质载体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五、倡导安全祭祀,摒弃不安全的祭祀方式。要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燃放鞭炮,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广大市民应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避开高峰日,错开时段,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讲文明、树新风。让我们用文明行动扮靓文明城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绿色、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篇八】清明节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叫扫坟节,也就是我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去给他们上坟的日子。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我要去乡下给爷爷上坟,爷爷的坟墓在我们隔壁的一个县城,坐车大概要一个来小时,一路摇晃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下车,哇!人真多呀!县城的,乡下的今天都聚到了一起。我们先到街上买了些小纸作就上山了,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可不一样哦,阳光明媚的,大老远就能看见山上的祖坟,我们先到了老爷爷的坟上,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先要除掉坟墓旁边的杂草,然后再进行祭祖仪式,由于今年政府规定不能在山上点香烧纸,以免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只是象征性的在坟上压了些纸钱,在坟墓旁边围上了我们亲手采摘的映山红。

扫完了老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得扫爷爷的坟墓去,翻过了一座山就到了,爷爷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轻的,到了爷爷的坟墓上,奶奶就想起了爷爷的许多往事,嚎啕大哭起来,受她的影响,大家不免都有些伤感的情绪,同样我们也是把爷爷的坟墓清理了一下,压上了香纸,就下山了。

一天的扫墓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虽然爬山有些难,但是我还是跟着队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活动。我喜欢清明节这一天。

【篇九】清明节活动总结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祭奠祖先、悼念先烈的传统节日。对于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爱国热情,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文明祭奠、平安清明”的主题,结合水木清华社区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了纪念革命烈士活动。水木清华社区将清明节纪念革命烈士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宣传、纪念革命烈士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清明节期间,水木清华社区结合学习贯彻“xx大”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个主题,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工具宣传形式,及时宣传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大力宣传革命烈士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真理、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宣传革命烈士热爱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宣传革命烈士的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宣传革命烈士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献身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继续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取得实效清明节期间,我们利用电视观看了红色经典影视片、及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教育所有社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团员学习革命烈士的崇高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广大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前赴后继

英勇拼搏的精神,宣传革命烈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宣传革命烈士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国家繁荣立下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烈士坚贞不屈、百折不挠、不畏强权的民族气节和坚持真理、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优秀品质,教育和激励干部职工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挥光荣传统,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篇十】清明节句子

1、清明节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祭祀的节日里,我的泪水又一次“泛滥成灾”;亲人的离去,让我倍感思念。

2、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不会忘记,也不会离去,为了身边的,离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3、清明到来,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4、每当这个日子的来临,总会让人想起一些过去的事情,逝去的人,装载着千丝万缕的思念。如果你真的为他/她好,请你快乐多一点!

5、花木芳香,草长莺飞,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6、华夏文明永记心,民放文化民族魂,清明寄祖好传统,感恩情怀天下知,文明寄祖清明时,先祖的伟大世人牢记,真情的传递思念的情,先祖精神满神州。

7、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思念故人,笑对明天。

8、清明里总有一些花开,这些意象世界里清醇而多愁的花儿,一睁开眼睛和关闭视野都要流泪;也许这雨正是我无尽的伤悲的一场宣泄,宣泄后,一切都好。

9、清明时节雨纷纷,怀念先人正时分,文明风俗吹遍遍,海葬树葬为千秋。

10、中华文明恒久远,上下传承五千年,而今吾辈当自强,先烈遗志记心间,科学发展谋复兴,精神文明创和谐,炎黄子孙兴家国,先辈含笑在九泉。

2021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2021年清明节是2021年4月4日 21:34:58,星期日,农历二月廿三。

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

很多传统节日都和古老的传说有关系,清明节也是如此,这个节日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春秋晋国时期,晋文公受到迫害,因此在国外四处流浪,而忠臣介子推一直都陪伴在他身边,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晋文公饿到昏倒,介子推就割下了大腿的肉做成汤给主公吃,救了他一命。后来晋文公重回朝堂,赏赐了很多帮助过他的人,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以为意,但是携老母隐居山野,他离开之后,晋文公回想往事才觉得愧对忠臣,于是带领部下去找介子推,没想到苦寻无果。晋文公认为对方是在怨恨自己,于是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没想到对方刚正不阿,宁愿被火烧死也不出来。他死之后,留下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令晋文公感到后悔,为了纪念他,就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下令每年此时百姓只能吃素纪念介子推。这个日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清明节,成为人们怀念忠烈与祖先的日子。

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祭祖

清明节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扫墓。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人都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会赶在清明节前回到家乡故土,为祖宗先人扫墓祭祀。在祭祀扫墓时,一般都是先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一些新土,然后摆上供品,燃香祭奠,或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比如磕头、作揖等等,向祖宗先人说一说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后来又是如何妥善处理的,让先人不必惦念牵挂等等,表示对先人的关心和忆念。

根据所在场所的不同,清明祭祖一般分为墓祭和祠堂祭两种。古代皇帝一般都会建立自己的祖祠,也称太庙;富贵人家大多也为祖先修筑祠堂,可以在祠堂里祭祀;但大多数老百姓还都是以墓祭为主,所以清明祭祀一般被称为扫墓。

2、烧包袱

清明祭祖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有些家庭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无法到墓地祭祀,所以就产生了一种因地制宜的办法——烧包袱。这是古代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实在去不了墓地了,就在祠堂或者家宅正房摆设供案,或者到院子外面、家门口、路边、河边“烧包袱”,包袱里面大多也是一些纸钱、冥币、金银箔纸叠成的元宝等等。

3、拜“城隍爷”

在明、清、民国时期,老北京就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很盛,城隍庙里供的就是“城隍爷”,大家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城隍庙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等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