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刘禹锡_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翻译

散文·美文
2024 04-12 12:01 点击: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_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翻译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西塞山怀古 开头四句运用什么手法

2.西塞山怀古历史故事

3.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翻译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

4.七言律诗: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_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翻译

西塞山怀古 开头四句运用什么手法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开头4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最后一句写景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

西塞山怀古历史故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梦得与元微之、韦楚客、白乐天同赋此题。梦得诗先成,乐天览之曰:四人共探骊龙,君已得珠,余皆鳞爪矣。遂罢唱。此诗乍观之,前半首不过言平吴事,后半首不过抚今追昔之意。诗诚佳矣,何以元白高才,皆敛手回席?梦得必有过人之处。评此诗者,谓其起二句如黄鹄高举,见天地方圆,三四句见长江地利之不足恃。所评诚是。然此诗所以推为绝唱,未有发明之者。余谓刘诗与崔颢《黄鹤楼》诗异曲同工。崔诗从黄鹤仙人着想,前四句皆言仙人乘鹤事,一气贯注。刘诗从西塞山铁锁横江着想,前四句皆言王濬平吴事,亦一气贯注。非但切定本题,且七律能四句专咏一事,而劲气直达者,在盛唐时,沈佺期龙池篇,李太白鹦鹉篇外,罕有能手,梦得独能方美前贤。故乐天有骊珠之叹也。五六句之用意,崔以题为“黄鹤楼”,故实写楼中所见;刘以题为“西塞山怀古”,故表明怀古之意。藻不妄抒,刘与崔亦同。此二句韵致殊隽,与孟浩然《登岘首山》诗同工。且六句用一“枕”字,以东西梁山,夹江对锁,山形平卧而非突兀,“枕”字颇能有之。其末句用意,崔则言登望而思乡国,刘则言承平不用防江,皆别出一意,以收束全篇。余故谓崔刘二诗其佳处同,其格调亦同,所以推为绝唱也。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翻译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前两联反映什么历史事件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西塞山怀古讲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或者事件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七、八月之际,刘禹锡由夔州任调往和州任,沿江东下,途经如今湖北大冶附近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绮丽的历史画卷。作者把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并将秋色不露痕迹的涂抹在画面上,造成了含蓄蕴籍的艺术境界,令读者体会到了历史家的严峻,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深邃,文学家的伤感,挥就了一首杰出的诗章。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句首联,是刘禹锡给《西塞山怀古》这幅历史画卷选择的第一个情节。

       

        距离刘禹锡写《西塞山怀古》五百四十四年前,即公元二七九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在东起滁洲(今安徽滁县)西至益州(今四川成都)的广阔战线上,以贾充为大都督,组织了数路大军,向吴主孙皓发起了全面进攻。处于战线最西端的龙骧将军王浚,先于益州起造战舰——“以木为城,起楼檐,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

        [注:《晋书·王浚传》]。史称“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王浚挥师于公元二八零年正月自益州东征,沿长江向孙皓的首府金陵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金陵城)上接受了孙皓的投降。 这次战争历时五个月,兵将之众多,战区之广阔,战役之复杂,殊为罕见。

        但在广阔的背景和纷繁的历史素材中,作者化复杂为单纯,仅选择了“王浚楼船”和吴主孙皓的投降地——金陵城来作描述。 金陵的“王气”之说由来已久。

        秦始皇曾言“东南有天子气”[注:史记·高祖本记],乃至后来的北朝诗人虞信[注:就是‘虞信生平最萧瑟’里的那个虞信,见杜甫《咏怀古迹》]在《哀江南赋》序中也曾提过“江表王气”之言。 因此,刘禹锡在《台城怀古》中也用“王气”一词来指代建都金陵的六朝封建政权。

        他说:“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由此引伸,《西塞山怀古》一诗中的“王气”,则专指孙皓的政权。

        “黯然”一词,极言孙皓失败之惨,灭亡之速。“收”字又和上句的“楼船下益州”中的“下”字形成连续性的对照,彼一“下”,此即“收”。

        一个“下”字,可见王浚楼船顺流直下,锐不可当的气势;一个“收”字,则综括了孙皓腐朽政权土崩瓦解的形式。由此可见,仅在这两个字上,工夫便下的很讲究,确是锤炼精深,恰如其分的。

        《西塞山怀古》历史画卷上的第二个情节是: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尽管史书上讲王浚的军队“发自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无偿、无相支抗”[注:《晋书·王浚传》],但实际上,吴人还是进行了多次反抗。

        王浚就曾伐丹杨(今湖北秭归),克西陵,占荆门、夷道(今湖北宜都),攻乐乡(今湖北松滋),身经数战。不过,这些纷杂错综的战争素材都被刘禹锡略去了。

        为了突出“黯然收”的含义,作者只选择了被王浚用火炬、麻油烧融沉江的铁锁和孙皓的一面降旗,依然用的是化复杂为单纯的手段。 从构思的角度看,这两句是“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具体化、形象化。

        古人以八尺为“寻”,“千寻”极言其长。“幡”即旗,不言旗而言“幡”,寓贬义在内。

        “石头”乃石头城之省语。“千寻铁琐”是吴人于江险要冲处设置的障碍,表明孙皓的反抗。

        就孙皓而言,兵非不多,将飞不广,地非不险,城非不固,但由于他内政不休,荒*无道,连“剥人之面”、“凿人之眼”的酷刑也在所不免,结果造成“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注:《三国志·孙皓》],因此“铁锁沉”而“降幡出”。其后,孙皓惶惶不可终日,企图重整军心,却兵燹临头,为时已晚。

        并且,可叹之处还在于,吴主孙皓缚手牵羊,卑躬归降之后,曾就此事遭晋臣相诘,这位亡国之君竟还振振有辞,反倒指摘他人“奸回不忠”,意在为己开罪。 历史学家言孙皓“积恶已极,不复堪命”[注:《三国志·孙皓》],可见“铁锁沉”而“降幡出”是历史的必然。

        一“沉”一“出”,不仅见其失败与灭亡之关联,含蕴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并且也为下联的“人世几回伤往事”作了铺垫和准备。 方植之称: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独王浚一事”,又“无自己在诗内”,所以“无甚奇警甚妙”[注:《昭昧詹言》]。

        以至于后世有的本子索性改为“西晋楼船下益州”,实大谬也。实际上,方的这个说法是难以立论的。

        诚然,和西塞山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很多的,但刘禹锡独选王浚一事,却有其深刻的寓意。我们知道,王浚虽不是西晋伐吴战争中的主力,但却是一只奇兵。

        他自西到东,纵横数千里,直取石头城,不失为伐吴战争中的风流人物。他的思路,甚至影响到了数百年后,唐宪宗时期的一件奇功——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魁首吴元济之战,以此才奠定了后世称之为“元和中兴”的盛况,前者彪炳青史,后者继往开来,二者交相辉映,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王浚作为抒写的中心,不仅于突出兴亡之感的主题有利,亦且增加诗章的传奇色彩。此外,王浚伐吴是从四川到金陵,刘禹锡由夔州刺史任调和州刺史,也是从四川到金陵附近,两人行经的路线相同,但二者的境遇却完全相反——王浚完成了一代伟业,而刘禹锡则因。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前两联反映什么历史事件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西塞山怀古首联和颔联叙述了怎样的史实

        1.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2.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3.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4. 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盖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入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

        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西塞山依然背靠着滚滚的长江。

        如今全国统一四海已成为一家,故垒已成废墟只有芦荻在飘摇。

西塞山怀古人生几回伤往事,一句包含着作者哪些复杂感情

        人生几回伤往事,一句包含着作者不仅有对前朝兴亡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西塞山怀古首联和颔联叙述了怎样的史实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译文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盖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入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西塞山依然背靠着滚滚的长江。

        如今全国统一四海已成为一家,故垒已成废墟只有芦荻在飘摇。

七言律诗: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原文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 一作:西晋)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3、注释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诗词鉴赏# 导语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下面是 为大家带来的七言律诗: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欢迎大家阅读。

        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黯然: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今逢:一作“从今”。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认为此诗第五句甚妙。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但是前面所写并没有离题。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全诗借古讽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好了,关于“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