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言绝句_杜甫七言绝句排名第一

散文·美文
2024 08-29 20:56 点击:
杜甫七言绝句_杜甫七言绝句排名第一

       杜甫七言绝句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杜甫七言绝句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1.杜甫千古第一七言绝句是什么?

2.千古第一七言绝句杜甫

3.唐代诗人杜甫有七言绝句写三峡的猿声,其诗句是

4.七言绝句杜甫是什么啊?

5.七言绝句巅峰之作是什么?

杜甫七言绝句_杜甫七言绝句排名第一

杜甫千古第一七言绝句是什么?

       杜甫的《登高》诗,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被认为是"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当中,字字皆律",就是说这个律诗已经写到最高境界。所以说,杜甫的诗不但是对以往艺术传统的集大成,也是开辟了律诗创作的一种新的规范。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释义: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扩展资料

       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千古第一七言绝句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路是七首古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全诗如下:

       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第二首: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第三首: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第四首: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第五首: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七首: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全诗的字面意思:

       其一: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其二: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其三: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其四: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其五: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其六: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其七: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简析: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唐代诗人杜甫有七言绝句写三峡的猿声,其诗句是

       杜甫的千古第一七言绝句如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讲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晚年贫困的生活,同村的孩童还要来欺负杜甫,而大才子杜甫在最落魄的时候,写下大唐最美一首七绝,堪称古今第一。

       《登高》诗,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被认为是”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当中,字字皆律”,就是说这个律诗已经写到最高境界。所以说,杜甫的诗不但是对以往艺术传统的集大成,也是开辟了律诗创作的一种新的规范。

诗的由来:

       杜甫,先天元年出生于名门,杜甫的先祖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母亲崔氏也是出生在名望的世家大族,杜甫年幼时家境优越,又因自身聪慧,小小年纪名声就已经非常大了。

       杜甫四十四岁时,因家道太难,小儿子挨饿而亡,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杜甫也只能跟着逃难。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即使安史之乱早已结束,但唐朝依然民不聊生,五十六岁的杜甫逃难到夔州。

       一天,他登上白帝城城外的高台上,这地方正是诗人李白写下诗作《早发白帝城》的地方,杜甫缅怀往事,往日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不在,有的是一位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老人。

       于是杜甫有感而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正是杜甫写下的诗作《登高》,杜甫的一生,从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到落魄的孤寡老人,从心有鸿鹄之志到无可奈何,他满腹才气,写下的诗篇却不能为他带来什么,他想要为国献上一份力量,却屡屡受挫。

七言绝句杜甫是什么啊?

       唐代诗人杜甫有七言绝句写三峡的猿声,其诗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出自《登高》。

       全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七言绝句巅峰之作是什么?

       七言绝句杜甫是杜甫之七言绝句,现存107首,约占其诗作全集十分之一。

       其对七言绝句题材的开拓主要是以联篇绝句反映重大政治题材和以绝句论诗,对抒写个人感兴等传统题材的新变主要是以描述等手法具体细致地摹写景物以表达其闲适之情,此与传统七绝力求浑然悠远的风格以及主要抒发送别、宫(闺)怨等情怀有所不同,显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绝句四首》是杜诗中的佳作,其中以第三首最为著名。

       这首诗是杜甫广德二年(764)春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写景的佳作。四句诗一句一景,两两对杖,写法非常精致考究,但读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雕琢,十分自然流畅。

       此诗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其空间感和时间感运用巧妙,使人觉得既在眼前,又及万里;既是瞬间观感又通连古今甚至未来;既是写实又富于想象。

       短短四句小诗,把读者由眼前景观引向广远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

       《杜臆》:"此四诗盖作于入居草堂之后,拟客居以此终老,而自叙赙玷如此。其三是自适语。"《唐宋诗醇》:"虽非正格,自是绝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是广德二年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明末王嗣《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蒙友人资助,居于城外风景清幽的草堂,心情不错。面对生气勃勃的景象,他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七言绝句巅峰之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原文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的最为人知的作品,更是七言律诗的经典佳作。这首诗设计的十分精巧,前段写景,后段写情,对仗工整,由秋日悲凉之景过渡到杜甫晚年的悲凉景色。实在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中的经典,就连李白看了都得摇头。

原文赏析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

       好了,今天关于“杜甫七言绝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杜甫七言绝句”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