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词还是曲

诗词归类
2024 02-28 20:06 点击: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词还是曲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话题吧。

1.《天净沙 秋思》是宋词还是元曲

2.元朝散曲家马致远代表作 《天净沙?秋思》赏析

3.描绘“枯藤老树昏鸦”的画面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词还是曲

《天净沙 秋思》是宋词还是元曲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元曲。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曲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老树枯黄的枝干上站着昏昏欲睡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古老苍凉的路上有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前进。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愁苦的人还在天涯漂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在这首元曲的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净沙·秋思

元朝散曲家马致远代表作 《天净沙?秋思》赏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多个译本。由于原作者在诗中不拘于语法,仅有名词建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也产生了不同的英译本。我们分别选取Schlepp、翁显良和丁祖馨的三个英译本来解读和讨论。《天净沙·秋思》的特点是1.简约与深细相依。2.静景与动景相映。3.景色与情思相融。而且原作的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也应将原作的意思传达清楚,而且应把内涵意义和风格传给目的语读者,使其具有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Version 1:(By Schlepp)

       Tune to “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oken heart at the sky’s edge.

       原曲只出现了9个名词词组,在Schlepp翻译的译文中原曲的9个名词词组分别被译成9个英语名词词组,根据汉语诗歌原文的语法特征及现代英语诗歌的可接受性,译诗采取的名词意象并置法使原诗的意象以相应对等的形式译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孤立名词词组或意象并置的现象比传统诗歌显然更突出。意象叠加(image hosition)是由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最早提出的。美国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在研究中国诗歌时发现,一个意象与另一个意象并置叠合,会产生微妙的效果。因为它凸显意象,借助词语缺席,能引起读者审美注意并产生联想,完成审美认知。“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使读者在头脑中也构建了一幅与汉语诗相类似的画面。译诗很好地做到了意美并保留了原诗简洁的特色。不过从词汇选择来看,“low bridge”中的low含有small的意思,但是low主要是相对于high,语义上来说似乎不太贴切合适。原曲声调和谐优美、语言清新豪爽,善于捕捉形象来熔铸诗的意境,提高了曲的格调。在韵律方面,“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中bridge与cottages压元音韵。“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中road与wind押韵。再现了原文的音美。

       Version 2:Autumn (By Weng Xianliang)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由翁显良先生翻译的译文二采用了散文释义的方法。译文主要传达了原诗意境,而舍弃了原诗的韵律和形式,做到了神似。tiny:very small indeed,指的是很小的、丁点儿的意思,因此该词的含义更为宽泛,用其来对“小”桥中的“小”,可以引起读者的无限制的联想。“流水”译为“a sparkling stream”具有形美特征。译诗虽放弃了诗歌体形式,却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诗若无思想感情则无灵魂;诗若无载体,则无依托,也无法表达情意。所以诗必须有情有景,情景结合才能成意境。意境不仅有图画美,还能创造出联想,激起情思,令人玩味无穷的艺术氛围。不过在译诗中,“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with rotten vi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都将原诗中的并列关系改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且“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原文中瘦马跟断肠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点清,但是译文却将其明确化。重组了句子,消解了原文的句间本意。还有“hovering”,“wreathed”,“go”,“moaning”,“trudging”等词的增加使原诗中所刻画的第一幅图景由静态变为动态。原文主要是由事物构成的,译文主要由小句体现意义译文所表达的意义与原文相去甚远。“Yonder”一词也不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Version 3:

       Tune:Tian Jing Sha (By Ding Zuxin)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的译文三介于前以上两个译文之间。保留了诗的形式和韵味,但与原诗相比也增加了很多词。而“narrow”也主要是相对于“wide/broad”,因此这两个词的固定语义容易限制其他联想。“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将原诗并列结构改为修饰与被修饰结构。把“小桥流水人家”和“古道西风瘦马”的句内平行与并列也都变通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新增词“hanging”,“Returning”,“hidden”和“comes plodding”破坏了原诗的静态美。汉语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讲求声音之美是汉语修辞的传统。在英汉翻译中,译文要做到音节匀称平整,声调铿锵和谐,才能够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而在翻译古代诗、词、曲的时候,音美显得尤其重要。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天净沙”是曲调,如宋词中的词牌,它规定了这种类型曲的韵律,在本曲中的韵为“a”,五句同一韵,朗朗上口。在押韵方面,old与crows压元音韵,end与world压辅音韵,crows和croaking压头韵,使译文朗朗上口,符合原曲的音乐性风格。

描绘“枯藤老树昏鸦”的画面

       马致远的代表作

        马致远的作品多的数不胜数,他被世人称作“曲状元”。其中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他的经典代表作。很多人提及《天净沙?秋思》,那可是脍炙人口啊,被很多的名人作家评论:“一切景语皆情语”。

        天净沙秋思图

        《天净沙?秋思》整个风格都是独具匠心,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浑然天成的,特别普通的语句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夕阳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完美的写出了一个作为背井离乡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悲凉情感。马致远的《落梅风.远浦归帆》也甚是不错的,很好的描述了江边夜晚的景色,非常的惬意与安逸。三三两两的船只,花落,飘香,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美景,让人瞬间觉得心旷神怡,却在后面一句埋下伏笔。“断桥头卖鱼人散。”人散了,各自都回家了,独他一人欣赏这种美景,反倒让人生出一种怜惜。天涯游子的凄凉,浓浓的情绪涌上心头。

        《岳阳楼》也是马致远的散曲作品,杂剧之一。主要写的就是写仙人吕洞宾三人到岳阳楼,一起度化柳树精和白梅花精成仙的故事。主要是来反应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意,反对大家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从而来突出自己不得志的悲苦人生,希望有人能够赏识他,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不遇伯乐的忿忿不平以及不甘心。

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

        元代,一个地域辽阔的朝代,一个能征善战的朝代,一个第一个由蒙古人统治的朝代,一个造就了一代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朝代。

        马致远像

        元代的地域之广,兵力之强;使它的寿命虽短,却成为了历朝历代中,不可忽视的,绚烂的朝代。

        它的统治者能征善战,军事力量无比的强大;他们的骑兵战无不胜,他们用铁蹄征服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版图,是中国有史以来占地最广的朝代。

        可它虽然强大,强大的四方来朝;却因为他的统治者是蒙古人,是少数民族,而使 *** 收到了压迫。

        元代,那是一个 *** 的性命只值一头驴的朝代。

        在那个朝代, *** 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是现在的我们所不能想的,尽管那时元代的统治者开放了政策,允许 *** 为官,可仍旧有着极大的阻力。

        也正因为这样,使马致远一生郁郁不得志,所以即便是后来做了小吏,却也因对官场的失望而辞官隐退。

        也正因为元代的统治者对 *** 无穷无尽的压迫、渐渐腐朽的达官显贵,使曾经强盛的朝代走向了衰败,走向了灭亡!

        最后被 *** 推翻!

        因果循环,曾经的蒙古人用他们的铁蹄统治了 *** ,然后压迫 *** ;而不堪忍受的 *** 终于推翻了元的统治。

        这个曾经是历朝历代占地面积最为广阔的朝代,终于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脚步,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成为了一页页泛黄的史书!

落梅风 马致远

        中国古代有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是不同的朝代的产物,唐诗从小就伴随着大家成长。唐诗三百首。古人的文思泉涌。李白,杜甫,苏轼……许多的伟大的诗人。都是在那个时代崭露头角。宋词:是相对于唐诗来说,一种崭新的载体,宋词的句子字数不再拘泥于固定,而是有长有短,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点。

        落梅风图

        因为句子的长短不一,所以便于歌唱。其实宋词是始于唐朝的,但是在宋代盛行,所以称之为宋词,而在唐诗宋词之后,还有一个元曲,这个是相较于唐诗宋词而言,比较稀少的一类。

        元曲又称为夹心。包括了散曲,杂剧等等。元曲是汉族的文化海洋中非常重要的一朵浪花。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成就上,都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唐诗宋词明清的小说齐名。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的里程碑。

        落梅风是元曲中的一个曲牌名,就好像宋词中的词牌名。落梅风还可以称之为《寿阳曲》,《落梅引》。曲牌名都是有一个曲谱的,而落梅风的曲谱是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去,平平仄平平去上,仄平平仄平平去。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大戏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成为“元曲四大家”。其中最为出名的作品是: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在唐宋元明清的那个年代,一代代一个个诗人词人曲人,用他们的一生,书写了一篇壮丽的诗歌。

马致远被誉为

        马致远在元代的时候,其名气之大超乎想象,有着“曲状元”的美誉,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一起被誉为了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图

        而且还有一方面,马致远非常擅长“神仙道化”剧,比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疯子》还有《黄粱梦》。这些全部都是讲述全真教的事迹,宣扬的都是教义。这些所有的故事宣扬的主要都是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富贵功名不足凭。建议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的一切羁绊。在山林中的逍遥自在和游山玩水之中得刀解脱和自由。其实这是一种懦弱的逃避的悲观态度,但是剧中也对社会的现状提出了批判,把人生的逍遥自在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这侧面的看出了重视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马致远还被誉为“马神仙”有过一副对联,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

        他的散曲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马致远的散曲带有更多的传统文人气息。他擅长把哲理、深沉意境、奔放的情感、矿大的胸怀给溶于一体,语言放逸但却不失本色。对仗工整妥帖。还被视为元代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对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元代的周德清评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认为这首曲“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之妙境。”秋思的巧妙之处是并没有着力的区刻画游子的思想感情,只是白描了一幅深秋景象。

        马致远是历史上不可湮灭的一个曲作家,伟大的曲状元。

蟾宫曲叹世马致远

        马致远是元代的著名曲作家,戏剧家。一生留下了无数让后人为之膜拜的作品,著作无数,最为有名的是《天净沙?秋思》,被号称为秋思之祖。当然马致远的作品不仅仅一个。值得后人钻研和称道的也不只有一个,比如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作品,《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等等等等作品都是非常难得和优秀的作品。

        蟾宫曲叹世图

        马致远有过一篇:“蟾宫曲?叹世”,这也是被后人称道了无数遍的作品,原作如下: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是:咸阳是万夫难攻的天险,却因为功名二字,发动了数不清的战乱与干戈,项羽兵败,刘邦成立汉朝。仿若南柯一梦。韩信有着大功,但是却被杀掉的结果,成功也是因萧何,失败还是因为萧何。喝醉了一切便都由他去了。

        通幽的竹径之中,有一座小亭,尽头就是庭院,在那里有一个池塘。我醒了的时候吹起笛子,酒醉之后放声高歌。有人嘲笑我,有人支持我,但是江湖如此之大。躲避风波的方法还有许多。

        这就是一首至今许多人都念念不忘的作品,可贵的是那份精神寄托,那份洒脱的态度。

马致远

        都说小眼睛的男生最可爱了,显然,马致远就是小眼睛,加上他微卷的头发和长长的胡须,显得非常的和蔼可亲,一看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诗人。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等合写《黄粱梦》杂剧。

        马致远雕塑

        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元人称道士做神仙,他实际是当时在北方流行的全真教的信徒。《录鬼簿》说他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他的逃避现实的厌世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作品除散曲外,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后人对他的评价无限之高。

       出自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意思是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全诗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全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

       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好了,今天关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