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全诗_赠别二首全诗拼音和翻译

诗词归类
2024 09-04 19:58 点击:
赠别二首全诗_赠别二首全诗拼音和翻译

       对于赠别二首全诗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1.赠别的诗

2.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是什么意思

3.春风十里扬州路全诗

赠别二首全诗_赠别二首全诗拼音和翻译

赠别的诗

       唐 - 杜甫 - 赠别何邕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题目:赠别何邕

       内容: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唐 - 杜甫 - 赠别贺兰铦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题目:赠别贺兰铦

       内容: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唐 - 杜甫 - 赠陈二补阙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题目:赠陈二补阙

       内容:

       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

       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

       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

       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

       李白三首赠别七言绝句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高 适

       六翮飘颻私自怜,

       一别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是一位边塞诗人,但是他的送别诗也写得特别多,特别好,留传下来的诗篇总共不过180多首,其中送别诗就占了50来首,可见比重是比较大的。这些迎来送往、依依惜别的诗篇,主要有三个特点,下面我挑选几首极富代表性的作品稍加分析。

       (一)江边明月为君留

       王昌龄的送别诗的特点之一,是抒情真挚朴实,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没有敷衍应酬,一般都是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送窦七》,全诗这样写道:“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前两句实笔绘景,渲染清明光洁,幽静深远的环境气氛。皓月当空,银辉四射,秋深气爽,林木葱茏,清江荡漾,波光粼粼,呈现在诗人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明净而静谧,清幽而空明的境界。朋友窦七所乘的小船就在这时离去了,诗人一往深情地凝望着“渐行渐远”的小船。千种离情,万般别绪全在这深情一“望”当中展露无遗。后两句虚笔联想,抒发难分难舍,相依相伴的深挚情怀。说友人的轻舟必须尽早出发,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别,只有善解人意的明月能够理解我们这伤心情,留下不走,万里相照。朋友走了,却留下了一轮相思明月;秋天凉了,却温暖了一颗赤诚之心。全诗字里行间充溢着缕缕真诚朴实的离情别意。

       (二)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别诗的又一特点是,多数写得慷慨旷达,气格高尚。例如《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首诗是作者贬官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期间送别一位姓柴的朋友到武冈时写的。自古以来,人之常情都是“暗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而现在诗人却说送别朋友一点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什么原因呢?后两句借景抒情,巧妙作答。诗人对他的朋友说,我们虽然人分两地,但江河云雨,青山明月,都在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都在为我们传递相思友情,不是吗?沅水之波,悠悠不尽,通连两地;青山隐隐,千里迢迢,触目生辉;云雨生风,晦明变幻,有目共睹;皓月朗照,清辉四射,千里可共。两乡虽远却心心相通,这种遥而不远,离而不别的心意通过青山明月、江河云雨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还须注意的是,诗歌以明月朗朗作结,实际上也是在赞美友谊的纯洁美好,光华灿烂。如此送别,不见凄风苦雨,反见青山明月,不见悲伤愁苦,反见高洁旷达,真可谓写得高迈群超,气度不凡!

       (三)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送别诗的另一更为典型的特点是借送别以明志,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代表作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是诗人贬官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期间,送别友人辛渐回洛阳时所写的。前两句绘景点题。寒雨连江,夜色苍茫,楚山独立,境界凄迷而开阔。凄迷,烘托出离别的深情;开阔,显现作者豁达的胸襟。后两句抒情言志,嘱托朋友,语重心长;回答亲友,肝胆相照。两句的意思是,你回到洛阳以后,一定要见见我们的亲朋好友,如果他们问到我待罪之身的情况,那就请你告诉他们,我还是我,冰心玉洁,志趣不改,品节不移。话语之间有志行高洁的傲岸不屈,有君子相交的坦荡无私。一个“冰心玉壶”的比喻写尽了深挚不渝的友谊,写绝了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我想应该为王昌龄鼓掌!

       王昌龄是一位边塞诗人,但是他的送别诗也写得特别多,特别好,留传下来的诗篇总共不过180多首,其中送别诗就占了50来首,可见比重是比较大的。

       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是什么意思

赠别杜牧古诗拼音版如下:

        赠别二首——杜牧,其一,pīngpīngniǎoniǎoshísānyú,娉娉袅袅十三余,dòukòushāotóuèryuèchū,豆蔻梢头二月初。

       chūnfēngshílǐyángzhōulù,春风十里扬州路,juǎnshàngzhūliánzǒngbùrú,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duōqíngquèsìzǒngwúqíng多情却似总无情,wéijuézūnqiánxiàobùchéng,唯觉樽前笑不成。

       làzhúyǒuxīnháixībié,蜡烛有心还惜别,tìrénchuílèidàotiānmíng,替人垂泪到天明。

春风十里扬州路全诗

       这道题我会!上学的时候学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唐代·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如果只看文章的话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得结合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来解读:

       这两首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当时作者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

既然说到这了,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评析一下这篇文章:

       这首诗最显著特点是写法独特,比喻新颖、独到。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诗人做诗的“天才”。

       此诗是作者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这一首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首句先对歌妓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读者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如此正面描述,避实就虚,其造句真算得空灵人妙。次句由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女子。将“二月初”的这种“含胎花”(即“豆蔻花”)来比“十三余”的小歌女,形象优美而又贴切,比喻新颖、精妙,又似信手拈来,可谓独到。第三句联系惜别之地扬州,写了扬州路的繁华景象,渲染出大都会的富丽豪华气派,使人如在目前。末句展现了扬州美女如云的景况,突出这位歌女的美丽。“总不如”三个字含而不露,而读者却可以意会。诗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

       杜牧此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全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不着一字”而能“尽得风流”。语言空灵清妙,贵有个性。

       文学艺术要求不断求新。因陈袭旧是没有出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贵在独到。从这个角度看杜牧的《赠别》,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天才的诗人。

《赠别二首其一》唐代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翻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好了,关于“赠别二首全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赠别二首全诗”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The End